趋化因子与他们的受体间相互作用–从最初的趋化因子结合到受体激活步骤

作者: Stefanie Thiele and Mette Marie Rosenkilde

卷 21, 期 31, 2014

页: [3594 - 3614] 页: 21

弟呕挨: 10.2174/0929867321666140716093155

价格: $65

Open Access Journals Promotions 2
摘要

人类趋化因子系统由19种7次跨膜螺旋(7TM)的受体和45种内源性趋化因子组成,他们经常以一种混合方式相互作用。由于趋化因子系统以白细胞游出为主要功能,所以它在免疫稳态和免疫监视中起到主要作用。趋化因子是分子量为8-12 kDa的多肽类家族其二级结构具有弹性的N端和核心区组成并通常由保守的二硫键稳定结构。他们主要与他们同源的7TM受体细胞外区域相互作用。亲和力与相互作用贡献的活性归因于不同的区域,并以两个步骤进行。在此,第一个结合步骤涉及对趋化因子和受体域的了解,并且对第二个激活步骤进行了综述。至少由两个步骤组成的机制似乎是一致的;然而,如最近提出的其它7TM受体一样,可能会产生许多中间反应,从而导致多步骤的机制过程。总的来说,趋化因子受体的N端是结合所有趋化因子的关键。在受体激活过程中,两个主要的趋化因子亚组之间会出现许多不同,如CC趋化因子主要作用或者依赖于横跨膜的受体残基,而CXC趋化因子使用更外层的残基。而且,相同受体的不同趋化因子经常在不同的位点结合,揭示了许多正性结合位点的存在,因此增加了另一水平的复杂性。这引起了小分子“药物样”探针依赖型配体的产生,依赖于趋化因子反应的这种配体可能会与某些变构体结合,或与以相同受体为靶点的其它趋化因子正性结合,从而引出了探针依赖型药理学。

关键词: 7TM受体,趋化因子,G蛋白耦联受体(GPCR),配体受体相互作用,突变,正性结合位点,结构,两步机制。

« Previous

Rights & Permissions Print Cite
© 2024 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s | Privacy Policy